訪客人數


現在位置:首頁討論區

   
歡迎提問

更多內容,請點選以下連結 <家長來信專區>


Q:
林醫師您好:
我今年23歲剛當留學回來,只有162公分。因為小時候課業工作繁忙,一直疏於關心自己的身高問題。畢業工作後,發現我的身高真的不夠高,在社交工作上產生自卑感。父親160公分,媽媽158公分,我還有救嗎?


A:您好,
生長板一旦閉合,人就不會再長高了。大部分的男性,到了18歲,幾乎都已經達到成人最終身高。因為您已經23歲,能再長高的機率相當低。

感謝您的來信。

<快上小學了,送給孩子一輩子的禮物>


Q:
1.小兒現念國中一年級13歲,身高152.5cm,上週照x光發現骨齡 13.5 歲,請問有需打針治療抑制骨齡成長嗎?
2.未來最終身高會低於170cm嗎?
3.父身高:170cm,母親身高148cm
焦慮的媽媽


A:媽媽你好,

  1. 以父母親的身高下去估算,孩子的成人身高的確是小於170公分。
  2. 由於骨齡的判斷數值因醫師而異。每個孩童當下的身體發展亦不盡相同。因此,單憑文字和數值,是無法進行準確的評估。然而,林醫師以媽媽提供的數據初步判斷,孩子的成人身高,的確有可能低於170公分。
  3. 至於是否需要治療的問題。請媽媽見諒。對於醫療行為的進行與否,需在診間進行理學檢查、諮詢和衛教,然後決定治療方針。因此不便在e-mail或網路上進行答覆。如果您想要治療,也請與您的主治醫師,進行詳細的諮詢之後,再做決定,才能給予孩子最好的治療。
感謝您的來信

<林逸首醫師 古都電台 愛上曉夜班 小兒成長發育及性早熟>


Q:林醫師您好,

我想請問有關小兒成長問題,目前約6(小一),因為身材矮小及瘦弱,在幼稚園時期即有帶往大醫院評估骨齡及生長激素,評估結果生長激素正常,但骨齡竟小1.5-2歲,醫生只簡單交待不要落於現在的成長曲線即可,但因為極度不放心,回家即帶小孩求中醫開胃脾,美天運動,也補充堅果及蛋白安基酸類食品,多管齊下但完全不見起色,想請問林醫生,
(1)骨齡問題是否有得補救,可否追上實際年齡?
(2)若是前往林醫師的醫院就診,我是否須要準備何資料,是否須回原醫院調就診紀錄或抽血紀錄?

A:媽媽妳好,
1. 小朋友目前六歲,如無特殊情況,生長發育一定來得及。請您放心。
2. 骨齡1.5-2歲,不一定是壞事,在有些小朋友身上是正常的現象。但是有時在生長激素缺乏的孩童身上,也有類似的情況。不過,您說檢查結果,生長激素是正常。因此,建議帶報告來給林醫師再看一次,比較放心。骨齡x光片也可以考慮帶來做比較。(現場補照也可。)
3. 林醫師有在兩處看診。確定門診時間,請再參考林醫師網站。

感謝您的來信。<門診時段>



Q:林醫師您好,10月份想帶小朋友去看診,但在網路查詢發現門診時間變少了,只剩每個星期二晚上,請問還有別的時段嗎?

A:您好,感謝您的來信。2015年十月,林醫師轉任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
請點選以下連結查詢。感謝您的來信。
<門診時段>



Q:請教林醫師有關小孩骨齡的問題:女兒足10歲0月,身高147.5;體重45。今天回**醫院測骨齡,醫生說12Y~12.5Y,月經可能在3~6個月後來。我嚇了一跳,因為半年前的骨齡僅11Y。詢問醫生他說因為現在是快速成長期。並表示未來的身高估算為160~164之間。我很納悶:初經後不是成長板塊僅剩3~4%的成長空間?如何能長到160cm?會建議施打柳菩林嗎?
憂心的媽媽留


A:10歲,147公分,還算蠻高的。月經來了之後,可以再長10公分上下。所以,順利的話,160公分是可能達到的。我相信您主治醫師的判斷,您的醫師親自面對小孩來預測身高,理當比較正確。
如果您擔心的話,可以跟您的主治醫師做進一步討論,因為藥物的治療,需要家長,小孩和醫生有共識,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當然,您方便的話,可以帶著女兒和骨齡x光片,來林醫師的門診進行討論,相信可以做出對於小孩最好的決定。
謝謝您的來信。


Q:男生,十六歲,照左手掌骨齡,表示生長板已合,請問還有治療空間嗎?

A:如果骨齡已經癒合。在藥物方面,的確是沒有特別的治療方式了。因此,林醫師總是提醒家屬,無論高矮,最好國小一年級,大約六歲左右,就應該做第一次的評估喔!!
謝謝您的來信。
<骨齡檢查>


Q:林醫師你好,我小孩今年14歲上國二,身高155公分,醫生說大概再半年生長板就閉合了。醫生建議把握這半年時間施打生激素試試看。請問林醫師生長板快閉合了還可以打生長激素嗎?

A:媽媽你好,感謝您的來信。
根據您信中的內容。應該是"自費"施打生長激素此藥物。
因為骨齡只剩下半年,生長板快要密合。時間上比較急迫。
林醫師認為,目前的重點不在於是否施打。而是,家長對於藥物的效果,和最後孩子的身高,在施打藥物之後,是否能夠達到您預想的目標。
因此,林醫師給您兩個建議:
1. 請先與主治醫師討論可能的治療成效和可能的副作用
2. 如決定要施打,需盡快施打

再次感謝您的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