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人數


現在位置:首頁衛教園地林醫師新聞稿
開學總體檢!孩子明明吃很多,怎麼仍卻瘦巴巴沒長高?

開學總體檢!孩子明明吃很多,怎麼仍卻瘦巴巴沒長高?
<蘋果即時>

 
 
 

【廣編特輯】
◆ 受訪醫師: 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小兒科林逸首醫師

開學後孩子收拾玩心,逐漸回歸正常的上下學生活。一個暑假下來,皮膚曬黑又長高,唯獨我家孩子明明吃很多,卻依舊像隻瘦皮猴,身高一點動靜也沒有。問題到底出在那?

暑假沒長高,問題出在那?
「為什麼小孩一整個暑假都沒長高?」門診常見家長焦急詢問,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小兒科林逸首醫師表示,孩子生長是長期抗戰,不能只看暑假兩個月。理論上暑假學業壓力小,確實會長得較高,但前提是飲食、作息要正常,若整個暑假不運動,每天睡到中午,盡吃珍奶、炸雞等食物,晚上兩三點才睡,身高發展反而會比上課期間還糟。

  其實,兒童從4歲開始一直到青春期,每年平均長高4~6公分。林逸首醫師提醒,假如孩子身高真的很矮,生長曲線小於3個百分位,或突然身高停滯不長,建議應諮詢小兒科專科醫師,並檢查是否有罹患特殊疾病、性早熟及生長激素缺乏等問題。許多身高矮小的父母不想孩子遺傳到自己,建議應先追蹤,並配合飲食、運動、睡眠的調整,再評估是否需要以適當治療介入。

生長激素缺乏是疾病,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可挽救
除了飲食運動及作息,其實,影響生長關鍵還有先天父母遺傳,以及腦下垂體所分泌的生長激素,它不僅有增加身高的效用,對於人體心臟、腎臟、骨質的功能,對脂肪、蛋白質、醣類的利用代謝,甚至是體力皆有極大的裨益。而生長激素缺乏是一種疾病,就像是糖尿病、高血壓一樣必須治療。林逸首醫師表示生長激素若缺乏,越早治療越好,建議從國小一年級就可開始介入,即便發展正常的孩子,也應該在小一接受第一次生長評估及骨齡檢測,預估未來身高狀況。    
曾有一名身型較矮小的國一小男生,因擔心無法再長高,因此到門診檢查骨齡後,發現生長板已快癒合,且生長激素低於正常值。雖然開始給予藥物治療生長激素缺乏,由於骨齡快要癒合,因此治療成效有限。林逸首醫師建議,每個小朋友在小一時(6-8歲),就應該接受第一次的身長評估,以免錯過孩童寶貴的黃金生長期。

有鑑於此,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特別建構「兒童及青少年骨齡巡迴車」,與各級學校及機關團體合作,到各單位為學齡兒童進行生長評估及骨齡檢測,也歡迎各單位主動與本院聯繫。

長高關鍵三要素:飲食、作息、運動!
  雖然高矮不會影響到腦部智商發育,但高挑挺拔的身材確實對社交人際,以及孩子日後的求職面試機會有大大加分效果。林逸首醫師提醒,家長需注意孩子作息、飲食狀況,減少高糖、高油脂等影響長高的飲食,若年紀還小或在不適當的年紀就吃轉骨方,有時會有揠苗助長的反效果。運動方面,除跳繩之外,打球、跑步、游泳都有幫助,但若過度運動反而會影響身高發展,所以必須適度安排。

   
歡迎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