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2 門診注意事項
新樓醫院停診公告(2021年7月)
2020年度 3歲以下流感疫苗存量
性早熟衛教手冊 2019
ESPE (歐洲內分泌年會)
孩子能長多高 小一先評估
新增星期六門診時段
FB開張囉!! 歡迎大家上臉書逛逛!!
門診時間
跳繩 完全教學
青春期各時期成長速度
中藥吃藥粉還是水藥好?
性早熟為何會影響身高?
身高的英文是BH 還是 BL 啊?
除了打針吃藥,有什麼其他方法可以幫助長高呢?
建議65歲以上長者施打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
健檢 當小店長 消防隊親子互動
避免性早熟,飲食注意事項
二手童書募集-送禮券喔!!
把握治療黃金期
林醫師說故事
活動花絮
兒童及青少年行動醫院申請
戰勝小兒性早熟 衛教短片
孩子明明吃很多,怎麼仍卻瘦巴巴沒長高?
門診時間異動
憂心的媽媽來信
感謝小卡片
家屬感謝函
好文共享 - 吃對食物長得高
打開窗戶,通風好?
為何6歲就要評估身高呢?
穿衣服,學問大
103年優良教師
好文共享 - 空污損心臟
好文共享 - 空污破表 雲嘉髒如黑洞
菁英專案 - 自費藥物施打流程
氣喘治療大綱
新聞稿 - 多吃營養品助長高?
柳菩林( Leuplin )的副作用
鼻過敏的常見症狀 - 上呼吸道 Part II
如何區分過敏發作和感冒
顧客讚美函
發燒的處理
為何施打生長激素會讓小孩長高呢??
衛生局感謝函
好文共享 - 挑食睡不飽,恐長不高
好文共享 - 孩童性早熟,小心長不高
中小學身高生長遲滯學生轉介
尋找你的過敏原
個案治療成效
"運動"對鼻過敏有幫助嗎?
身高檢測
醫生,我長得到160公分嗎??
青春期第二性徵的變化
影響身高的因素有哪些?
生長板閉合 國中生女警夢碎
如何預估身高?
介紹過敏原
太晚就診
高階兒童健檢
介紹骨齡
This region 好地方報導
優活健康網報導
台灣時報 網站報導
柳菩林(Leuplin)
介紹鼻過敏
介紹生長激素
生長激素 - 健保條文
介紹生長激素刺激測試
新聞稿 - 世足梅西旋風!生長激素高人一等
新聞稿 - 助孩子「高」人一等
中廣專訪 小朋友長不高,怎麼辦!!
心靈點滴 - 少女的祈禱
林逸首醫師個人網站,歡迎參觀!!
衛教短片:與家長對話
要看消息內容可點擊跑馬燈進入
門診時間
家長必讀
醫師專長
活動花絮
家長來信
醫師證書
臉書開張囉!!
過敏氣喘暨臨床免疫學會證書
感謝狀 - 衛生局/衛生所
感謝狀 - 學校
感謝狀 - 台南市政府
顧客讚美函
感謝小卡片
家屬感謝函
優良教師
好文共享專區
影音專區
身材矮小
性早熟
林醫師新聞稿
流言終結者
過敏兒專區
氣喘專區
家長來信
飲食衛教專區
中醫專區
蠶豆症專區
飲食衛教專區
肥胖 專區
發燒處理
鼻過敏
氣喘
上呼吸道疾病
配方奶品牌
益生菌品牌
疫苗新知
新生兒專區
小兒外科
好文共享
林醫師說故事
美姿美儀專區
糖尿病/血壓 專區
新聞稿
門診停診公告
心靈點滴
性早熟
專訪
生長激素
一般兒科
過敏兒專區
蠶豆症
氣喘專區
醫師經歷
家長來信
服務項目
疫苗相關
★ 施打生長激素同意書
★ 施打第二性徵抑制藥物
骨齡檢查
身高檢測
體重檢測
生長激素測試 - 第一階段
生長激素測試 - 第二階段
過敏原檢測
門診時間
中小學生長遲滯學生轉介
性釋素檢查同意書
兒童及青少年行動醫院申請
Dexamathasone抑制測試
高階兒童健檢
蠶豆症確診醫院
聯絡資訊
海外人士視訊諮詢專區
身高
性早熟
生長激素
鼻過敏
氣喘
家長來信
治療成效 - 生長激素(健保)
治療成效 - 生長激素(Cash)
治療成效 - 抑制第二性徵藥物
新聞稿 - 助孩子「高」人一等
心靈點滴 - 少女的祈禱
新聞稿 - 讓孩子長得更高
新聞稿 - 世足梅西旋風!
小兒成長發育及性早熟
生長板閉合 國中生女警夢碎
幾公分才能當警察呢??
尋找你的過敏原 - Part 2
新聞稿 - 多吃營養品助長高?
影音專區
身材矮小
性早熟
林醫師新聞稿
流言終結者
過敏兒專區
氣喘專區
家長來信
飲食衛教專區
中醫專區
蠶豆症專區
訪客人數
現在位置:
首頁
>
衛教園地
>
林醫師新聞稿
孩子一年長不到這個高度,小心缺乏生長激素
【早安健康企劃】(原始網站連結)
送小孩上學時,是否覺得自家的孩子好像矮人一截?我的孩子是不是長不高?
其實就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小兒科主任林逸首醫師的行醫經驗來看,家長可以說不分身材高矮,都可能會擔心孩子長不高:身材較高的家長拿自己來比較,身材較矮的家長則擔心孩子將來跟自己一樣。不過孩子不是家長的複製品,而是基因遺傳的結合,不可能完全跟家長一樣,因此以自己的身高來判斷,有時對有時不對。
一年長不到 4 公分,應就醫檢查
而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沒長高,其實有客觀的方法可以判斷,其中之一就是「生長曲線表」。如果身高在同年齡孩子中小於第三個百分位,比較白話文的說法,就是一百人中差不多只贏三個人的意思,在醫學上就會定義為矮小,需要就醫。另一個更簡單的判斷方式,就是一年長高不到 4 公分,就可以就醫檢查。
林逸首醫師指出,如果對孩子身高是否不高有疑義,小學一年級時第一次主動就診是比較好的時機,如果評估身高夠高或成長空間很大,可以一到兩年追蹤一次;如果身高較矮,則需要密切追蹤,約三到六個月一次,以把握治療時機。
骨齡是甚麼?生長板閉合怎麼判斷?
如果因為孩子的身高來看小兒成長門診,一開始並不需要做複雜的檢查,只要先照「骨齡」即可。林逸首醫師說,骨齡就是照手部 X 光,看生長板密合情形。骨齡基本上隨著人本身的年齡前進,但並不完全一致,有的人骨齡比較年輕,例如孩子年齡 8 歲,但骨齡是 6 至 7 歲,生長板比較年輕的孩童代表成長空間較多;有的人骨齡比人本身年齡大,例如孩子年齡 8 歲,但骨齡已 9 至 10 歲,代表成長空間相對較少。
也就是說,每個人骨頭密合情形不同,無法單純肉眼觀察(例如:小腿很長,腳掌很大就一定長得比較高之類的),也無法用猜的。之前林逸首醫師就碰過案例,媽媽擔心孩子長不高,但爸爸說以前在高中到當兵時身高都還在長,結果沒想到孩子上了國中後,生長板就已經密合。家長都會以自己的經驗判斷,往往因此產生爭執,或是覺得對不起小孩、太晚來看等等,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醫評估,以免已經到了國中、進入青春期或骨頭已密合,那時候再來就醫就太晚了。
健保給付小兒生長激素有嚴格條件
如果透過進一步檢查,確認是因為生長激素不足,造成孩子長不高,就可以進行小兒生長激素治療。林逸首醫師說,生長激素如果自費,相對每個月要花費幾萬元,如果符合資格,可以透過健保申請方式進行,但是要符合一定的條件,因為生長激素不能隨便亂打。一般來說在同一間醫療院所追蹤半年以上、一年長高不超過 4 公分、骨齡比實際年齡輕、生長激素量低於規定下限,才符合申請資格。
小兒生長激素治療一年申請一次,不過林逸首醫師表示,通常治療效果三到六個月就可以看出來,如有效果不好情形,只要核對體內生長激素的量,就能確認是否是需要增加劑量。一般來說,確診生長激素缺乏的孩童,生長激素治療幾乎都有效,有需要的話可以治療到男生 16 歲、女生 14 歲左右骨頭密合,若治療效果真的不好,就不需要勉強。
要注意的是,生長激素需要天天打針,不是口服或每個月打一次。不過林逸首醫師解釋,隨著科技進步,現在針頭已經像打胰島素一樣愈來愈細,愈來愈不會痛,對小朋友影響愈低,不同於以往的空針,現在除了筆針還有其他裝置。雖然生長激素打太多,會有巨人症、肢端肥大等情況,但林逸首醫師強調這是要半年、一年以上,加上施打劑量過高,比較會發生,透過醫師監控,比較不會發生這種情形。
醫師簡介
林逸首醫師
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小兒科主任
林逸首醫師的菁英成長園地
版權所有‧請勿轉載 @ 2014 Growth Garden of Dr. Adam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