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人數


現在位置:首頁一般兒科飲食衛教專區
先吃菜?還是吃肉?名醫游能俊:都好!只要做對這一步,餐後血糖降40%

【早安健康/游能俊(新陳代謝科醫師)、黃惠如(健康醫療媒體人)】 

先吃菜、蛋白質,最後才吃醣類



有些人一上餐桌,拿起熱騰騰的飯就大口扒飯,也有人看到一桌子好菜,馬上看準一塊肉夾起放進嘴裡。等一等,為了血糖控制,吃的順序有講究。

一般台灣人吃飯,習慣先吃飯,配肉配菜、喝湯,最後才吃餐後水果。近幾年來,不同的專家建議不一樣的進食順序,有人強調先吃肉,因為蔬菜裡還是有醣類,依舊會拉動血糖;也有人說先吃蔬菜打底,穩定血糖並容易有飽足感。

到底先吃菜還是先吃肉?游能俊的答案是:都可以。

除了吃的份量、組成,吃的順序是近年來證實,簡單又有效的控制餐後血糖的方式,而且對糖尿病前期也有效。

發表《糖尿病、肥胖與代謝(Diabetes Obesity & Metabolism )》期刊在將15名糖尿病前期的受試者測量飲食和餐後血糖的波動。第一種先吃醣類,10分鐘後吃蛋白質和蔬菜。第二種是先吃蛋白質和蔬菜,10分鐘後才吃醣類。第三種先蔬菜然後蛋白質,最後才醣類,這3種方法在3天內由受試者隨機選擇。

結果發現, 和先吃醣類相比,無論是先吃蛋白質或蔬菜,餐後血糖的高峰都下降超過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