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跳繩 完全教學
原始網站連結
運動能消耗熱量,幫助代謝,也能提升人的正面情緒,跳繩專任教練楊尊全表示,現在小朋友運動量普遍不足需多運動,跳繩就是非常好的活動,只需一組跳繩與一個小空間即可,不過跳繩看似簡單,若姿勢錯誤會造成運動傷害。 報導╱郭安妮 攝影╱張世平 |
【準備】★選硬質平地選擇硬質平地無起伏的地面,如木板地、PU、水泥地等,勿選草地、沙地和泥土地,因跳繩時繩子易勾起雜草或砂石,可能會誤傷自己或旁人,泥土地軟硬不均也會傷到腳踝。 |
★穿合身服裝穿合身的運動衣褲,過於寬大的衣服易勾到繩子而絆倒受傷;慢跑鞋最適合跳繩,避免穿鞋底高或包覆腳踝款式的籃球鞋,易影響跳繩時腳踝的律動性。 |
★跳繩選適長雙手各握住一邊的握把,雙腳併攏踩住跳繩中央,跳繩兩端與地面垂直往上拉,握把高度需在肋骨下方與肚臍上方間;繩子過長不易甩動,過短不好跳過。 |
【暖身】★手臂與腰部伸展跳繩對摺,一手抓住兩握把,一手抓住對摺處,手臂伸直將跳繩拉開往頭頂上方舉起,撐成一直線;然後上半身往右彎,再往左彎,做到極限即可,重覆動作各8次;接著上半身往後彎,再往前彎,做到極限即可,重覆動作各8次。 |
★手腕伸展跳繩對摺,一手抓住兩握把,手臂往上舉高過頭部,以握把為中心,開始甩繩子畫圈,逆時針畫8圈,再順時針畫8圈,共畫16圈,接著再換另一手。 |
★腳踝伸展跳繩對摺,一手抓住兩握把,一邊腳跟抬起,腳尖著地開始繞圈,逆時針繞8次,順時針繞8次,共繞16次,再換另一隻腳。 |
【跳繩】教練楊尊全表示,低年級小朋友跳繩100次、中年級跳150次、高年級跳200次,就需休息5分鐘再繼續跳。跳繩活動10分鐘就有運動效果,並建議跳繩時嘴巴微微張開,以嘴巴有規律地吸氣、吐氣,較不易喘。 |
★基本迴旋雙腳站直併攏,雙手握住握把,將繩子放在雙腳後方,手臂盡量向下伸直,使用手腕力量,將繩子由後往前甩,越過頭頂,雙腳跳起讓繩子穿過腳底,完成一次迴旋。 |
★原地跑步跳跳繩往前甩越過頭頂,先將右腳膝蓋彎曲抬起,同時左腳稍微跳起來,讓繩子穿過腳底與地面間的空隙,繩子再次越過頭頂,換成左腳膝蓋彎曲抬起,右腳稍微跳起來,就像跑步一樣。 |
【常見錯誤】★手臂張跳繩時雙臂應盡量向下伸直,若張太開,手臂揮動過大,會過度拉高跳繩,就無法順利跳過,也會造成手臂痠痛。 |
★腳板踩當繩子穿過腳底,應以前1/3腳板(腳尖)著地,勿腳板著地,以免身體震動過大,讓膝蓋、延腦受傷。跳時腳板離地勿超過5公分,跳太高易感疲累。 |
★身體彎跳時身體盡量挺直,勿向前彎曲,以免肩膀和大腿易因姿勢不良扭到或痠痛;跳迴旋時腿盡量伸直,膝蓋保持彈性微彎,勿彎曲過大,傷害膝蓋和小腿肌。 |
【專家說】肚子餓或剛吃飽勿跳繩,最好是在飯前或飯後2小時再跳。跳繩過程中感到頭暈、冒冷汗要立刻停止,適當休息並尋求旁人協助。 |
據陽明大學研究發現,學生每天跳繩30分鐘,連續跳20周,可以改善學習能力,養成定期跳繩習慣,還能紓解壓力、改善心情。 |